文/徐思思
  2009年,網絡社交平臺“臉書”引入了點贊功能。
  這一發不可收拾。
  為配合網民們的情感,國內的微信、微博、QQ等社交軟件也相繼推出這一功能,衍生出一批“點贊黨”。
  根據QQ空間官方資料顯示,2011~2013年短短2年時間里,點贊黨從2700萬人飆升到3億人。
  適應大多數,不要表現得與眾不同,這是刻在我們生物硬盤上的弱點。我們以此來換取平靜的生活,避免緊張的情境。
  這樣的隨大流現象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。
  想要運動的孩子會選擇踢足球;到酒吧喝酒的人都會選擇有一定上座率的酒吧;給街頭的流浪藝人錢只不過因為在你之前已經有人這樣顯示過大方……
  荷蘭奈梅亨大學最近的一項試驗表明,人類“隨大流”其實是一種生理現象。
  點贊、轉發一窩蜂
  90%網民“打醬油”
  2012年,國外一名孕婦在網上稱,其在與一家連鎖餐廳的服務員糾葛中,服務員踢了她的腹部。後來,這件事引起了網民的強烈反響,消息被轉發十萬多次,發生事件的那家店被迫關門。
  然而,經過警察的調查及監控錄像發現,這件事與網絡說法大相徑庭。
  面對信息量有限的文字,轉發、點贊究竟是烏合之眾的從眾心理,還是集體智慧?
  丹麥互聯網專家雅各布·尼爾森認為,互聯網的“90-9-1法則”以及“參與不平衡”現象依然適用於社交網站。即是說,90%的用戶僅潛伏,9%的人以轉發及留言方式參與,只有1%的人在生產大部分內容。
  這就意味著僅僅10%的人直接或間接地貢獻內容的產生及傳播,其餘90%通常默默地“打醬油”。
  另一方面,由於微博受到140字的限制,不太適合展開有深度的討論,而更容易傳播一些能夠吸引多數人註意力的內容。
  當面對這些內容的一剎那,人們通常很難分辨真假,極易導致人們陷入群體心理之中,此時我們的判斷力會更容易受到群體的影響。
 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在《烏合之眾》一書中曾如此描述“群體特征”:個人融入群體精神之中,個體之間的差異被消解,智力認知水平開始下降,所有的單個人都在模擬或追隨群體。
  火災降臨不知逃跑?
  人越多反應越慢
  設想當你獨自一人待在一間屋子裡,突然聞到焦糊氣味,此時門縫開始滲入一縷縷黑煙,你會怎麼辦?
  逃跑、撥打119、詢問、求救……
  那麼,如果你在一間大報告廳里,裡面坐滿了人,發生了同樣的情況,可是其他人泰然自若,你又會怎麼做呢?
  為此,心理學家約翰·達利和比博·拉坦設計了著名的逃生實驗。
  研究人員謊稱讓參與者做一個測試,在參與者等待實驗開始的這段時間,研究人員會從角落裡放出一點兒煙霧,製造出著火的假象。
  有趣的現象發生了。
  如果只有一個參與者單獨測試,他會立馬從椅子上跳起來,跑到門外報告著火了;而如果有幾個參與者同時測試,他們在察覺到煙霧後會互相看其他人的反應,確定自己沒有判斷錯才跑出去。
  而在有幾十個參與者的情況下,他們的逃生反應就更慢了。
  研究者認為,人們出現這樣的行為,通常在搞不清狀況的時候,身邊他人的行為是自己最好的參照物。
  從眾心理讓人喪失判斷力?
  “隨大流”其實是生理現象
  上萬年的進化史,使得任何群居動物都具有了這種參照身邊同類來做決策的本能,人類也不例外。
  1956年,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·阿希設計了一項簡單而經典的實驗,巧妙地展示了從眾的力量。
  阿希把參與者請到實驗室回答一個簡單至極的問題——判斷長度明顯不同的三條線段中的哪一條與標準線段長度一致。
  這個任務看上去很簡單,應該沒人會選錯,但是實驗中卻有不少人選錯了。因為參與者並不是單獨進行判斷,而是和另外六個人坐在一起。
  沒錯,這六個人其實都是實驗者安排的助手。
  阿希發現,當前面幾個人都故意選擇同一條錯誤線段的時候,超過三分之一(33%)的參與者最終會選擇該錯誤線段,76%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;即使是那些沒有從眾的參與者,也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了內心的焦慮和衝突。
  而在正常的情況下,人們判斷錯的可能性不到1%,人們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從眾。
  此後大量研究表明,人們從眾一般是出於兩個原因:信息性影響和規範性影響。
  在不確定或無助的情境下,人們會將他人作為信息的來源,參考他人的行為決定自己的行動;即使一個人並不認為某種行為是正確的,但為了避免被群體或他人排斥,不得不做出從眾行為。
  此外,當完成有難度的任務時,從眾現象會增加。而一貫認為的女性的從眾傾向要高於男性,從實驗中並沒有顯著的區別。
  荷蘭奈梅亨大學最近的一項實驗表明,隨大流不僅是我們認為的心理過程,不要脫離規則已經深深地刻入人們的大腦,是一種生理現象。
  實驗中,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展示不同人物的照片,並要求回答哪一張照片最具有吸引力。
  通過大腦掃描圖像,研究者發現,當意識到可能出現與他人不一樣的看法時,志願者的大腦就會啟動特定的區域,如大腦伏隔核和前扣帶皮層。
  重要的是,這些區域屬於提示錯誤的大腦迴路,即是說,當我們懷疑自己犯了錯誤的時候,這部分大腦區域就會啟動,其功能是在我們偏離其他人的判斷時發出警告。
 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·梅耶斯認為在以下幾種環境中人會選擇隨大流:其他人讓我們感覺到不安全;出現一致決定,沒有不同意見;集體的氛圍令人感到舒適;事先並沒有表示會發表自己的看法;集體的其他成員在看著自己;待在一個尊重社會守則文化的大環境中。
  美國神學家萊因霍爾德·尼布爾認為,如何平靜地接受那些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無法改變的事情,這一點很難。改變所能改變的事情是勇氣,做到與眾不同需要的是智慧。
  點贊一時爽 隱私泄露光
  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雪莉·特爾可研究證明,今天的人們更希望用“小啜一口”的網絡社交方式,而不是大段的真實對話。
  讓人想不到的是,這樣簡單的社交方式也會成為隱私泄露的渠道。
  英國劍橋大學心理測驗學中心研究證實,人們的許多個人特征,諸如政治傾向、宗教信仰、性別、種族和性傾向,都可以通過他在臉書上的“贊”進行預測,準確率最高可達95%。
  實驗結論中也不乏一些奇怪的聯繫:喜歡薯條圈、電影《教父》和摩根·弗里曼的聲音跟高智商成正比關係;喜歡《黑騎士》的人一般擁有“臉書”朋友的數量較少。
  考慮到人們留下的各種各樣的網絡足跡,保護個人隱私不泄露變得越來越困難了。  (原標題:“隨大流”其實是一種生理現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b10ebul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